來源:網(wǎng)絡資源 2023-07-14 21:16:50
文藝復興
時間地點:
14世紀中葉,意大利。
核心思想:
人文主義文藝復興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;
性質:
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“神權至上”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,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。
影響:
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,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(chǎn)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。
代表人物及著作:
①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。他的長篇詩作是《神曲 》。
②達•芬奇與拉斐爾、米開朗琪羅并稱為文藝復興“美術三杰”。
③達•芬奇的繪畫代表作有《蒙娜麗莎》和《最后的晚餐》等。
④莎士比亞是英國著名文學藝術家,代表作有《哈姆雷特》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等。
探尋新航路
航;顒樱
①1487年,迪亞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,帶領由3艘輕便帆船組成的船隊沿非洲西海岸南下,到達非洲的好望角。
②1497年,達•伽馬從葡萄牙出發(fā),繞過好望角,溯非洲東海岸北上,橫渡印度洋,到達印度西海岸。
③1492年8月,哥倫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資助,從西班牙出發(fā),橫渡大西洋。他們 “發(fā)現(xiàn)”了古巴和海地,到達美洲,把當?shù)厝朔Q為“印第安人”,即印度人。
④1519年,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,船隊穿越大西洋、太平洋和印度洋,于1522年返回歐洲,完成了環(huán)球航行,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。
意義/影響:
新航路開辟以后,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(yè)經(jīng)濟繁榮起來,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(chǎn)生和發(fā)展。同時,歐洲和亞洲、非洲、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(yè)聯(lián)系,往來日益密切。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,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。
三角貿(mào)易
最早進行殖民的國家:
葡萄牙和西班牙。
英國后來居上:
1588年,英國海軍與西班牙的“無敵艦隊”進行了一場以少勝多的大海戰(zhàn)。英國逐漸成為海上霸主。17世紀下半自詡為“日不落帝國”。
三角貿(mào)易路線
:歐洲→非洲→美洲→歐洲。
初程(歐洲→非洲):
運送火器、機械制品和酒等在非洲傾銷。
中程(非洲→美洲):
在非洲擄獲黑奴賣給每周種植園主。
規(guī)程(美洲→歐洲):
購進殖民地的蔗糖、煙草等返回英國。
三角貿(mào)易的影響:
把歐洲文化傳到殖民地,對殖民地社會的發(fā)展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?陀^上有助于歐洲殖民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,有助于世界市場逐漸形成,但也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。
編輯推薦: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